您现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宣城市纪委 > 工作动态 > 党风政风

宁国:深化数据赋能 助力监督护民生

发布时间:2025-10-11 信息来源:宁国市纪委监委 编辑:芮超洋 浏览: [ 字体: ]

近日,宁国市纪委监委在乡村振兴资金使用监管突出问题专项整治中,结合监督检查发现的苗头性问题、信访举报反映的情况等开展数据筛查分析,针对农作物秸秆打捆离田奖补申报过程中存在的审核把关不严问题构建监督模型1个,发现预警信息12条,共涉及9个乡镇、街道。

“根据预警信息,我们向涉及的乡镇、街道发出交办函,要求进一步核查相关情况,核查结果交由驻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纪检监察组进行处置,最终立案1件,给予党内警告处分1人。”市纪委监委信息技术室主要负责人介绍道。

近年来,市纪委监委深化运用大数据技术拓展监督视野,加强与财政、审计、数据资源管理等部门的联通,以大数据监督模型为依托,推动信息化技术融入纪检监察工作,紧盯民生领域的群众痛点难点问题,从惠农补贴资金使用不透明、公职人员违规挂证取酬等“小切口”破题,推动大数据监督赋能基层规范治理,切实解决群众的烦心事、愁心事。

市纪委监委充分运用基层公权力大数据监督平台,及时查收上级部门分办预警信息,在信息技术室设立问题线索处置“中转站”,由信息技术室牵头,组织案管室、纪检监察室等部门对问题线索开展分析研判,逐条建立核查档案,结合问题性质、轻重缓急明确办理时限,按照相关权限分层分类移交案件监督管理室或有关派驻纪检监察组进行分办处置,实行“转派-处置-反馈-跟踪”的闭环管理,动态跟踪核查进度及整改成效,确保快速机动、全流程监管。今年以来,共分办预警信息111条,正在办理中23条,属实转问题线索27条,挽回经济损失4.83万元。

为进一步拓宽监督渠道,市纪委监委切实发挥基层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码上巡察”等平台实效,将46项村级小微权力事项全面纳入大数据监督体系,对惠民资金发放等重点领域实施全程动态监督,并积极推动村级事务信息公开透明。截至目前,基层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平台共发布村级公示信息808万余条,已受理群众投诉5524件,办结5523件,群众满意度99.17%。

“数字赋能智慧监督,极大增强了基层公权力监督的精准性、有效性。下一步,针对大数据监督发现的共性问题,我们将强化类案分析,督促开展全域整治,不断释放‘查处一案、警示一片、治理一域’的综合效应,把大数据监督优势持续转化为治理效能。”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源于:安徽纪检监察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上一条:宣城宣州:精准监督 守护“老有颐养”
  • 下一条:旌德:精准监督 助推政务服务提质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