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皖南皮影戏博物馆内,灯光渐暗,一方白幕亮起。光影流转间,《包公掷砚》的经典桥段徐徐上演,观众掌声不断。这正是宣州区纪委监委深挖本土特色文化资源,创新廉洁教育载体的生动实践之一。
“用皮影戏演廉吏故事,既好看又深刻!”前来观演的市民李女士称赞道。立足“唱小戏、扬大廉”,该区纪委监委携手省级非遗传承人精心创作《四大廉臣》《黑脸包公》等10余部清廉皮影剧目,编拍廉政花鼓戏微电影《金剪刀》《九嫂开店》等,并联合市文化馆、区文旅局等单位,推动清廉故事走上舞台。
廉洁文化既根植传统文化,也赓续红色血脉。该区依托辖区蒋山新四军二支队司令部旧址、吕辉烈士纪念馆、向阳烈士陵园等红色资源,打造4条“红廉文化”研学专线。联合区委组织部,邀请党史专家、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共同谋划,将《民情日记簿》等廉政“微党课”融入实地场景。今年以来,2200余名党员干部踏上“清风廉路”,在重温革命传统中汲取清廉力量。
廉洁教育既要“润物无声”,也须“警钟长鸣”。区纪委监委常态化抓实警示教育,强化用“身边事”警醒教育“身边人”,组织3100余名党员干部赴区警示教育基地接受教育,分层分类组织1100余名党员干部旁听职务犯罪案件庭审。结合查处的严重违纪违法典型案件,摄制警示教育片《重拳肃纪 弊绝风清II》,编印警示教育读本,以具体案例及沉痛教训警醒党员干部要自省自律、守牢纪法底线。
此外,区纪委监委还联合区委组织部、宣传部、妇联等单位,组织220余名身处关键岗位党员干部及其家属开展“扬清廉家风 建最美家庭”系列活动,通过宣读倡议、观看警示片、签署助廉承诺书等方式,引导党员干部及家属知廉守廉,筑牢家庭廉洁防线。
“清风徐来,廉韵满城。下一步,我们将以创新为笔、融合为墨,精心打造具有宣州特色的廉洁文化品牌,不断增强廉洁文化的吸引力、渗透力和影响力,让以清为美、以廉为荣的价值理念融入生活、深入人心。”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源于:安徽纪检监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