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合同签订是否规范,资金拨付流程是否合规?”近日,宣城市宣州区纪委监委驻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纪检监察组深入区农业农村局相关业务科室,通过查阅资料、谈话了解等方式,对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关键环节开展清单式核查,持续压紧压实行业主管部门监管责任。
与此同时,区纪委监委联合区农业农村局组建联合监督检查组,直插项目建设现场开展一线监督。在五星乡刘福村乡村振兴项目建设工地,督查人员对照设计图纸查看施工进度,详细询问资金使用和支付情况,跟进监督村集体小微工程项目建设情况。
“项目7月份开工,计划9月底完工,建成后租金全部归村集体所有。”刘福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钱宗文介绍说,从前期招投标到施工建设,职能部门全程监管,每笔资金支出都清清楚楚,老百姓放心,我们也干得踏实。
农村集体“三资”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物质基础,事关群众切身利益。近年来,区纪委监委以专项监督为抓手,聚焦资产租赁、工程发包、合同履约等村集体“三资”管理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通过协同监督、智慧监督等方式,推动村集体“三资”管理规范化、透明化,持续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廉动力”。
“我们坚持问题导向,聚焦‘三资’监管不到位、工程发包不规范、合同超长期、超低价等问题持续深化专项治理,综合运用‘室组地’联动、‘协作区+’模式,推动监督下沉、监督落地。”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今年以来,该区持续开展“拖欠合同款”专项治理,发现并推动整改各类不规范村级经济合同10份,追回到期未支付合同款91.76万元。
针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线索,区纪委监委坚持风腐同查、严查快办,既严肃查处侵占挪用、截留私分、变相占用、违规套取等违纪违法行为,又深挖违法行为背后监管不力、敷衍塞责等作风问题。结合查办案件暴露出的问题,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3份,督促区农业农村局等职能部门健全监管机制,规范报账审签、资产交易等7项工作程序,开展村级“三资”管理工作人员业务培训8批次190余人。(源于:安徽纪检监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