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宣城市纪委 > 工作动态 > 党风政风

泾县:靶向施策 为基层松绑赋能

发布时间:2025-04-16 信息来源:泾县纪委监委 编辑:芮超洋 浏览: [ 字体: ]

“现在不用每天在手机上打卡,督查检查频次也精简了不少,我们能沉下心帮乡亲们解决实际问题了!”正深入百姓家中走访的泾县琴溪镇新元村支委委员马刘学坦言道。这样的转变,源自该县纪委监委打出的一套基层减负“组合拳”。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县纪委监委压紧压实责任,进一步细化措施,协助县委新修订出台《持续推进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工作举措清单》,全力为基层减负增效,让广大基层干部腾出更多的精力抓落实。

据悉,县纪委监委紧扣化繁为简“切入点”,在压紧压实责任上持续用力。针对文山会海隐形变异问题,推动建立“1+N”文件联审机制,严控“红头改白头”“会议套会议”等现象。同时,研究出台防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工作方案,严禁强制要求村(社区)下载安装、签到打卡、上传留痕和排名通报,推动各部门各单位建立健全政务APP、微信工作群内部管理制度,实行实名准入制度,规范信息发布。截至目前,共清理微信工作群171个。

“每月少开6次会,基层干部能多走访50户群众,帮助办理15件实事。”县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负责人表示,将紧盯政务APP和工作群过多过滥、多头填报报表、过度留痕等问题,切实发挥“室组地”联动作用,综合运用一线走访、随机抽查、明察暗访等形式开展监督检查,有力推动为基层减负松绑。

此外,县纪委监委聚焦突出问题,推动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各项举措落细落实,专门印发《工作提示单》,对创建示范活动实行目录化管理,严格控制创建示范活动数量。同时,公开监督举报方式,鼓励群众通过电话、来信、网络等形式举报违规开展的评比表彰和创建示范活动。

“减负不是终点,赋能才是关键。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深化‘发现问题—督促整改—跟踪问效’闭环机制,进一步推动基层治理从减负松绑向提质增效跨越,让更多干部在乡村振兴一线轻装上阵、担当作为。”县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表示。(源于:安徽纪检监察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上一条:宣城:以有力有效监督保障群众安居梦
  • 下一条:郎溪:春茶飘香监督行 护航振兴“金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