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宣城市郎溪县涛城镇徽韵新村,映入眼帘的是一派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工人们挥汗如雨,砌墙、粉刷、铺设管道……一幢幢崭新的房屋拔地而起,这里就是涛城镇梅村村河湾组村民未来的新家园。
“补偿标准公开透明,新房建设进度也快,相关部门经常来问问我们的意见!”面对前来回访的纪检监察干部,河湾组村民连连称赞。这也是该市纪检监察机关聚焦征迁安置工作靠前监督、精准监督,用心用情托起群众“安居梦”的一幕缩影。
征迁安置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影响到社会和谐稳定。为此,市、县两级纪委监委立足“监督的再监督”职责定位,紧盯职能部门职责落实,充分运用“室组地”联动协作机制,推动纪检监察监督与职能部门监管同向发力、贯通协同,以强有力的监督执纪问责,切实解决群众关心关切的安置房保障突出问题。
“安置房建设是不折不扣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因其权力节点多、资金流量大,廉政风险相对较高,易滋生腐败问题。”市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负责人介绍说。
对此,市、县两级纪委监委全程靠前监督,紧盯拆迁补偿、资金使用、安置房建设等关键环节,联合财政等部门建立联动监督机制,确保项目资金规范高效使用。同时,各县市区纪委监委组织纪检监察力量深入一线,通过走访村民、核查账目、现场督导等方式,严查虚报冒领、优亲厚友等问题,推动房屋补偿、青苗补偿等政策精准落地。
此外,市、县两级纪委监委充分发挥派驻机构监督“探头”作用,采取列席会议、查阅资料、现场检查等方式,紧盯安置房建设、分配等关键环节开展“嵌入式”监督,督促相关职能部门履职尽责,严防弄虚作假、暗箱操作等违规违纪行为发生,并通过持续挖掘案件线索,加大对重复安置、违规安置问题线索的排查力度,深挖问题背后可能存在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百姓安居是民生之本。下一步,我们将继续立足职责定位,聚焦群众和社会关切,持续强化监督检查力度,坚决杜绝征迁安置工作中的违规违纪行为,守护百姓‘安居梦’,筑起群众‘幸福巢’。”市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表示。(源于:安徽纪检监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