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宣城市纪委 > 巡视巡察 > 宣城市委巡察工作专题 > 四届市委第十一轮巡察 > 巡察整改
根据市委巡察工作统一部署,四届市委第十一轮第四巡察组于2019年11月18日至11月25日对宁国市天湖街道马村村委会开展了巡察,并于2020年1月16日反馈了巡察意见。截至目前,反馈的12个问题已全部完成整改。根据《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有关规定,现将巡察整改情况予以公布。
一、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中央及省、市委重大决策部署情况
针对推动发展动力不足,带领群众致富办法不多的问题。一是促进班子和谐,增强责任意识。进一步明晰村两委工作职责,切实强化组织引导和制度规范,促其自觉摆正位、协作共事。通过交任务、压担子,增强班子带领群众加快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二是谋划发展思路。研究制定发展规划,更新观念促发展。采取外出参观、考察学习等办法,明晰思路促发展,充分挖掘地域、环境等诸多优势,进一步明确发展方向,详细制定发展规划,进一步拓宽农民收入渠道,推动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村民发展致富。
针对对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解决不到位的问题。一是抓好教育。立足教育,着眼防范,使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使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为民意识。在实际工作中,坚持正确的政绩观,不搞脱离实际、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把主要精力用在为民办实事、谋发展上。二是抓牢导向,及时反映群众心声。始终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说群众想说的话、办群众想办的事,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敏锐感知群众冷暖,关注群众诉求,主动设置议题,加大对民生政策的宣传力度,加大对热点难点问题的阐释力度,反映群众心声、回应群众关切,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
针对主题教育开展不扎实,存在走过场现象的问题。一是严肃党内生活,严在日常、抓在经常,按照“规定动作”一招不让、“自选动作”切实可行的标准开展学习教育,防止大而化之,力戒形式主义。二是加深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中央大政方针的理解,学深悟透、融会贯通,增强贯彻落实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提高运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能力。
二、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战略部署方面
针对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不到位的问题。一是高度重视,召开专题会议。针对检查中存在的问题研究整改措施,要求责任人认真检查马村村在党风廉政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不仅要研究巡察反馈出来的问题,更要举一反三,做到有则改正,无则自勉。二是坚持以案示警、以案为戒、以案促改,在学习教育中强化政治上的警醒,把强化理论武装作为有效保证。把开展以案警示作为重要方法,组织集中观看专题警示教育片,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
针对财务报销制度不健全、审核不严格的问题。一是严格规范财务支出审批制度。规范支出凭证和单据,票据应填写完整,印章齐全,支出单据要有经办人、证明人、审批人,并要写清事由,购买办公用品的发票要有售货方提供明细,对手续不全,不符合制度要求的单据,一律不予同意。二是加强专项资金管理。专项资金必须专款专用,各种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及维修工程支出,要有工程预算、决算、协议、工程审计报告、会议研究的记录及村民代表大会表决签字表等,按协议付款,工程完工后,要有施工单位提供正规票据方可入账。三是建立健全财务工作流程规范制度。财务事项发生时,经办人必须取得有效的原始凭证,签字并注明用途,证明人审核签字后,交村务监督委员会审批盖章,经村委会负责人审批同意后,由会计人员复核记账,按程序实行财务公开,接受群众监督。
针对村集体资产发包不规范的问题。一是对村集体资产、资源进行梳理,采取公开招投标的方式重新承包租赁,原承包户在同等条件下享有优先权。二是由村委会制订发包租赁方案,方案经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后,在村务监督委员会监督下,由村委会组织实施。三是农村集体资产、资源发包租赁方案通过后须签订规范的书面合同,承包方和发包方各持一份。
针对危房改造评议不规范的问题。一是严格规范危房改造审批程序。按照“一申二评三核四批”的程序,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准确确定改造对象,明确实施范围和条件。二是严格规范危房改造的运行程序。建立健全农村危房改造工作运行机制,严格执行“一卡二档三录入四检查五验收”的工作程序,严把建档立卡、信息录入、质量标准、检查验收和资金发放各个环节。
针对移民后扶工程不规范的问题。一是落实责任,强化整改。召开专题会议,认真梳理近年来移民后扶项目,对后扶项目实施及资金管理、后扶项目进度等情况进行全面排查,对排查出的问题细化明确整改措施、整改责任、整改时限,全面压紧压实整改责任。二是举一反三,长效监管。所有移民后附项目严格按照《安徽省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项目资金报账制管理暂行办法》实施, 全面规范移民后扶项目,坚决杜绝此类现象的再次发生。
三、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方面
针对对基层党建重视程度不够的问题。一是健全党建工作责任制。落实支部书记抓党建“第一责任人”责任,统筹安排党务和村务工作,定期研究,形成党建与经济、业务工作齐抓共管的工作责任机制。二是落实党员教育管理制度。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进一步增强党员的先进性;把党员管理与红黄榜量化积分制有机结合起来,更好地激发党员的参与热情和创造活力。三是针对性开展党员教育,一方面通过理论学习,让党员明晰做合格党员的标准,时刻寻找存在的差距;另一方面通过树立标杆,让榜样的力量影响党员,引导党员发挥先锋带头作用,同时注重事件和重要节日的教育,让党员了解历史和每个重要事件的意义,树立正确认知。
针对党的组织制度执行不到位的问题。一是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结合当前的政治形势、工作实际、思想实际,组织党员学习党的方针政策、时事政治和科学文化知识,进一步提升党员的政治理论水平和党性观念,定期召开支部党员大会、支委会、党小组会,按时上好党课。二是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按照《准则》和《条例》要求,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坚决维护纪律和规矩的权威,认真落实组织制度、遵循组织程序,自觉接受组织安排和纪律约束,时刻以一名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讲修养、讲道德、讲诚信、讲廉耻,手握戒尺、心存敬畏,不发表违反组织原则的言论,不做违背组织原则的事。
针对党组织标准化建设有缺项的问题。一是做好查漏补缺工作。对照党组织标准化建设工作规范,采取工作销号保推进的方法,将工作目标细化、量化,并落实具体责任人。二是积极开展党建品牌化建设和“党员承诺制度”等活动,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开展“党员责任区”“无职党员设岗定责”等活动。推行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承诺制度,在为群众解难事、办实事中,发挥党员的模范作用,让先进性标准体现在岗位上,落实到具体实践活动中。
针对落实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不到位的问题。一是继续加大对《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学习,不断提高法治意识。进一步提高对贯彻实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提高村干部和村民的民主意识和法制观念,保证《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在实际工作中的实施。二是继续完善村民自治制度,提高村民自治的能力和水平。把涉及村民利益的村务、政务、自治制度向村民公开,把村委会有关民主选举、民主决策和民主管理的对象、原则、内容、权利和义务、程序和要求等向全体村民公布,接受村民的监督,通过加强和完善制度建设,不断提高村民自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