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宣城市纪委 > 清风论坛 > 评论观点

【廉政时评】保持干群联系永不“断线”

发布时间:2025-03-20 信息来源:安徽纪检监察网 编辑:芮超洋 浏览: [ 字体: ]

在政府与群众之间,保持紧密且通畅的联系至关重要。公开领导干部联系方式,是为民众开启了一条民意表达的 “直通车”,它彰显着领导干部主动深入察民情、耐心听民意、用心解民忧的坚定决心与满满诚意。这一举措,如同在干群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承载着群众的殷切期盼,也寄托着政府服务人民的郑重承诺。

然而,若这一良好的出发点被形式主义的“泥潭”所裹挟,那结果便会事与愿违。只闻电话铃声响,却不见实际难题得到解决,呈现出“外热内冷”的尴尬局面,这无疑会让群众寒心,更会损害政府在老百姓心中的权威形象。因此,要确保干群联系永不“断线”,关键就在于领导干部要坚决且鲜明地反对形式主义,将自己的心思牢牢扎根在群众的“服务区”内。

热线得要“两头热”。设置领导热线,实则是为干群互动开辟了一条绿色通道,它既是对常规诉求渠道的一种监督,也是群众在常规途径诉求无果时的救济途径。倘若打着“便民”的幌子,却大行形式主义之道,让群众屡屡在寻求帮助时“吃闭门羹”,那么群众对政府的信任也会在一次次的失望中逐渐消磨殆尽。毕竟,公布号码仅仅是一种方式,而高效地解决群众面临的问题才是其真正目的所在。事实上,只要领导干部心中时刻怀揣着服务群众的热忱,即便不公布手机号,也同样能把群众工作做扎实、做到位。

热线更应“一直热”。政贵有恒,公开领导干部联系方式切不可只是“三分钟热度”。要达成这一点,做好制度衔接、构建长效机制是关键所在。一方面,依靠制度的刚性约束,能够有力地促使领导干部认真对待群众反映的困难问题,杜绝搞“花架子”“作秀”等不良行为;另一方面,把领导热线纳入统一的诉求接收处置系统,如此一来,群众的诉求便能高效地传递到有权力、有责任去处置的相关部门或环节。否则,仅凭一时的热情,很难保证热线能够持续“热下去”,难以让干群之间的联系长久稳固。

热线还需“技术热”。在如今这个信息化时代,如果不能打通职能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通道,无法提高诉求处理工作的效能,那么即便公布再多的领导电话,也不过是徒有其表,甚至会陷入形式主义的窠臼,脱离实际工作的需要。唯有打破数据“壁垒”,搭建起完善的数据共享平台,让“信息跑路”取代“干部跑腿”和“群众跑腿”,才能真正为干群联系工作注入高质量发展的动力,让干群之间的沟通交流更加顺畅、高效,使政府能够及时回应群众关切,切实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让干群之间的联系纽带愈发坚韧,永不“断线”。(旌德县俞村镇纪委 葛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上一条:【廉政时评】借“哪吒精神”劲风 扬改革发展之帆
  • 下一条:【廉政时评】清明时节话“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