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开展以来,我们党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定决心,持续向群众反映强烈的腐败和作风问题亮剑,推动基层政治生态持续向好。然而,我们还必须清醒认识到,基层“微腐败”呈现出隐蔽化、复杂化等新特征,成为影响党群干群关系的“绊脚石”、阻碍事业发展的“拦路虎”。要彻底铲除这些顽瘴痼疾,必须对症下药,用好“固本培元”“刮骨疗毒”“通经活络”三剂良方,让群众真切感受到全面从严治党就在身边。
“固本培元”,夯实信仰根基。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禁而不绝,究其根源在于少数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总开关”松动,宗旨意识“压舱石”缺失,导致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顽疾反复发作。必须从思想源头正本清源,只有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方能在新征程上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要通过召开警示教育大会、开展典型案例剖析、组织专题交流研讨等方式,让党员干部在学思践悟中淬炼党性修养,在知行合一中砥砺初心使命,真正将党的创新理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做到思想上有“定盘星”、行动上有“指南针”。
“刮骨疗毒”,敢于“亮剑开刀”。群众身边的腐败顽疾要想彻底去除,非一日之功,必须拿出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刮骨疗毒的勇气。要以“零容忍”态度向基层“微腐败”亮剑,聚焦乡村振兴、民生保障等重点领域,通过“开门接访”“带案下访”等方式深挖问题线索,靶向施治群众反映的风腐问题。纪检监察干部要摒弃“好人主义”,发扬“钉钉子精神”,对吃拿卡要、虚报冒领、优亲厚友等侵害群众利益的“蝇贪蚁腐”露头就打,特别是对医疗教育、养老社保、食品安全等民生领域的顶风违纪行为严查快处,让群众切实感受到正风反腐就在身边,持续释放越往后执纪越严的强烈信号。
“通经活络”,构建长效机制。集中整治见成效,必须坚决防止出现“水过地皮湿”的现象,在制度建设上下真功夫。要织密织牢制度笼子,将党内监督条例、问责条例等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推动巡视巡察向基层延伸,让监督触角直抵“神经末梢”。集中整治“长久治”还要在“实效”上见真章。充分发挥好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的作用,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党员干部要主动适应“监督常态”,不做表面文章,不搞形象工程,真正把事办好、把事办实,始终站在人民立场上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固本培元”是治本之基,“刮骨疗毒”是攻坚之要,“通经活络”是长效之策,三者协同发力、同频共振,才能标本兼治、祛除顽疾。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关乎民生福祉,关乎人心向背。只要我们始终保持永远在路上的坚韧执着,坚持系统施治、综合施策,就一定能涵养出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注入强劲动力。(宣城市郎溪县建平镇纪委 张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