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培训内容丰富、讲解细致,让我对基层监督工作有了进一步了解。”日前,在安徽省广德市杨滩镇纪委组织的村务监督业务培训上,该镇大塘村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王茂林说。
为有效提升基层监督实效,宣城市纪委监委整合基层监督力量,重点加强对惠民政策落实、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等领域的监督,激活基层监督“神经末梢”。
宣城市纪检监察机关明确监督重点,统筹人员力量,推动完善制度机制。绩溪县纪委监委聚焦重点领域,紧盯突出问题,统筹安排3个纪检监察协作区、5个派驻机构协作组,确定乡村振兴项目财政资金拨付、就业见习补贴、公益性岗位补贴等28个监督事项,共开展监督检查42次,发现并督促整改问题38个,查处问题线索9个,给予党纪政务处分7人。宁国市纪委监委围绕村级工程领域存在的问题,组织开展村级工程项目督查,排查8个乡镇(街道)16个村工程建设管理情况,共发现9方面83个问题,提出整改建议17项。泾县纪委监委聘请102名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作为村级“廉情观察员”,及时收集掌握村情民意和廉情信息。今年以来,聚焦惠农利民政策、工程项目、民生资金、集体资产和村组干部廉洁履职等重点事项收集廉情信息52条。
此外,为有效破解熟人社会、人情干扰的难题,该市宣州区、郎溪县和旌德县纪检监察机关在选优配强村级纪检委员队伍的基础上,探索采取“镇村一体化”监督模式,深度整合村级监督力量,优化村级监督体系,灵活采取提级监督、交叉监督、联合监督等方式,由乡镇纪委督促指导村级纪检委员开展监督检查,打破区域界限,增强监督实效。
“接下来,我们将进一步探索、优化相关制度,做细做实基层监督。”宣城市纪委监委有关负责同志表示。(通讯员 孙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