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年纪大了,眼睛看不清,智能手机也不会用,多亏了这些年轻人,帮我办理了养老金认证。”近日,宣城市宣州区纪检监察干部来到水阳镇敬老院,对此前反馈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资格认证难问题整改情况开展“回头看”,82岁的张大爷笑着说。
这暖心场景,正是该区聚焦“一老一小”重点群体,以精准监督推动民生服务提质增效的生动缩影。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不久前,区纪委监委有关纪检监察室在日常监督走访中发现,部分乡镇敬老院内老人因不会使用智能手机或无亲属协助,面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资格认证难问题。区纪委监委立足“监督的再监督”职能,将“适老化”服务作为民生领域专项监督重点,靶向督促区人社局居保中心优化服务流程、强化基层指导。在有力监督推动下,截至目前,全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认证率达100%,惠及14万余名老人,真正实现了“数据多跑路、群众零跑腿”。
在做好养老认证监督的基础上,区纪委监委坚持举一反三,将监督探头延伸至养老服务全环节,聚焦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提档补缴、养老保险转移接续等工作,通过“室组地”联动开展专项监督,持续压紧压实行业主管部门责任,推动养老服务规范提质。目前,已督促整改异地转移接续不畅通、政策宣传不到位等问题4个,惠及群众1.3万余人。
在守护“夕阳红”的同时,区纪委监委同步聚焦“朝阳群体”,打出监督“组合拳”。一方面联合教育、民政等部门,对校园食品安全、校车运营等开展“嵌入式”监督,推动政策落地;另一方面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暑期留守儿童和双职工家庭子女照顾难题,督促乡镇(街道)整合资源建立11家儿童服务站,免费开设课业辅导、兴趣培养等“公益小课堂”。今年以来,该区以问题为导向,监督推动解决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服务缺失、儿童活动场所安全隐患等问题5个。
“监督不是目的,解决群众急难愁盼才是根本。下一步,我们将持续聚焦‘一老一小’等重点群体需求,推动民生保障服务从‘有没有’向‘优不优’转变,让监督成效真正转化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源于:安徽纪检监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