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经开区纪检监察工委将“惠企奖补资金兑现”纳入监督重点内容,建立“信息公开、一线核查、作风监督”三项机制,确保惠企政策和奖补资金审核发放过程公开透明、公平公正。
“信息公开”防范政策奖补“暗箱操作”。督促制定《惠企奖补资金兑现流程图》《惠企奖补资金兑现清单》,明确奖补项目、奖补金额、奖补程序、奖补时限等,同时,采取“线上+线下”方式,加大政策宣传,让企业熟知惠企政策兑现运行机制,以公开求公正,防止实施过程中出现奖补不透明、发放不精准、政策落实不到位和权力寻租、优亲厚友、吃拿卡要等问题。
“一线核查”防范政策奖补“跑偏走样”。与相关部门组成督查组,跟进第三方审计机构核查情况,要求其审核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申报单位是否正常经营、申报项目的真实性、申报单位及申报项目是否符合申报条件和相关要求等,现场查阅单位会计资料、支付凭证、查验设施设备等方式,对项目申报资金进行必要的审核,防范在审核把关时弱化条件、放宽政策,为不符合要求的企业争取政策和奖补资金等问题。今年以来,高效精准兑现涉企奖补资金3340笔,共计8432万元。
“作风监督”防范政策奖补“效能低下”。督促有关部门在为企服务大厅设立政策兑现综合窗口,建立“一窗受理、一窗办理、一窗反馈”运行机制,推进惠企政策高效兑现。落实“主任接待日”、企业家座谈会、“干部联系企业包保”等制度,建立“面对面”受理问题,“点对点”交办问题,“硬碰硬”通报问题等机制,今年以来,帮助企业纾困解难95个。同时,组织全体党员干部签订廉洁承诺书,努力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