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坚持十严禁’以清单形式明确了村干部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既为我们履职划清了边界,也让群众监督有了依据,大家心里都敞亮了。”泾县蔡村镇小康村一名村干部指着党群服务中心墙上张贴的制度说道。
这份由该县纪委监委制定的《泾县村(社区)干部履职及行为规范正负面清单》(下称“清单”),围绕对党忠诚、服务群众、规范用权等核心要求,提炼出“坚持清正廉洁,争做群众放心人”“严禁擅自决策村务、违规管理“三资””等“十坚守十严禁”具体要求,明确了履职的“标尺”和“红线”,督促引导村干部规范廉洁用权。
“清单”通过“线上+线下”双轨并行的方式全面铺开。线下,全县各村(社区)统一制作清单展板,悬挂在党群服务中心、村务公开栏等醒目位置;线上,县纪委监委将清单内容同步录入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平台,村民只需手机扫码,便能实时查看村级事务办理流程、监督干部用权行为。
“我们迅速将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规定》与深化正负面清单实践相结合,不断细化落实,让制度在基层接得住、用得好。”县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负责人表示。
为打通监督“最后一公里”,县纪委监委创新监督方式,构建多元参与格局。泾川镇纪委依托基层党群服务中心积极搭建“廉通万家”清廉驿站,选聘廉情监督员,构建“镇+村+群众”的监督体系;昌桥乡纪委在村设立“廉情前哨站”,聘用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作为村级“廉情观察员”,进一步畅通民意诉求反映途径和群众监督渠道;茂林镇纪委建立“分片交叉监督”机制,将监督辖区分为若干个责任片区,每个片区以各村纪检委员为单位设立交叉监督工作组,负责定期开展片区间、片区内各村之间的交叉监督工作……
“正负面清单既是约束也是保护,既为村干部划出履职‘安全区’,也让群众吃下‘定心丸’。我们将持续完善清单监督机制,在规范村级权力运行上出实招、见实效,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筑牢清廉根基。”县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表示。(源于:安徽纪检监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