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回应群众关切,有力推动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整治取得实效,市纪委监委派驻市工信局纪检监察组充分发挥“监督的再监督”职能,加强协同联动、同向精准发力,推动市市场监管局从小切口入手持续开展全市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整治,以点带面,不断深入推进隐患整治工作。
强化宣传引导。纪检监察组督促市市场监管局等相关部门通过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电子显示屏、设置宣传台,以及制作手册、海报、图解、视频等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宣传方式,加大对《安徽省电动自行车管理条例》《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GB17761-2024)等法律法规和新标准的宣贯力度。发布并张贴《关于严禁电动自行车相关违法行为的提醒告诫书》和《致电动车经营者和广大消费者的一封信》,引导广大群众正确选购电动自行车、充电器和电池产品,自觉抵制非法改装产品,推动质量安全意识深入人心,努力营造社会共治良好氛围。
协同联动发力。局组多次开展会商,共同研究电动自行车监管工作的重点难点和方法路径。推动制定并印发《宣城市市场监管系统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行动实施方案》,对全市电动自行车及相关配件产品生产、销售单位开展全面清查,逐一核实其营业执照、经营范围等信息,确保主体资质合法有效。依据国家标准对车辆的整车质量、最高车速、制动性能、电池容量等关键指标进行现场抽检。加大对电动自行车产品质量的监督抽查力度。
加强问题整治。结合近期部分地区出现的电动自行车改拼装反弹现象,纪检监察组会同监督单位多点发力,赴宁国、宣州等地统筹协调推进整治行动,督促市场执法部门加大执法力度,严查非法改装等违法行为,严禁销售单位私自改装、拼装电动自行车,特别是对加装电池、改装电机、增大功率等违法行为进行重点打击。要求销售单位建立健全进货查验和销售记录制度,如实登记销售车辆信息,便于监管部门追溯检查。对违法违规从事改拼装电动自行车销售单位,依法进行后处理。
据了解,自整治工作开展以来,全市共解决安全隐患问题136个,查办电动自行车改拼装及相关违法案件76个,建立长效机制5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