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经开区纪检监察工委将优化营商环境纳入监督重点内容,紧盯“平台建设、政策兑现、问题办理、作风效能”四个重点事项开展监督,以“硬监督”赋能营商环境“软实力”不断提升。
强化“平台建设”监督,构建为企业服务“立交桥”。督促驻在单位强化为企服务大厅功能,设置7个综合窗口和21个业务工位;依托“互联网+政务服务”,开通为企服务“中介超市”,53类共155家中介机构入驻,为园区企业提供便捷、高效第三方服务;优化办事服务流程,完善工作制度,全力打造“安徽一流、江浙领先”一站式政务服务中心。
强化“问题办理”监督,开通为企服务“直达车”。建立“主任接待日”、企业家座谈会、“干部联系企业包保”等机制,广泛征求企业的意见建议,对企业反映的问题建立整改台帐,实现“面对面”受理,“点对点”交办,“硬碰硬”讲评。同时,建立企业满意度反馈制度,对问题解决不满意的,重新组织专班抓整改。今年以来,帮助企业纾困解难93个。
强化“政策兑现”监督,建设为企服务“高速路”。督促相关单位在为企服务大厅设置政策兑现窗口,抽调各部门业务骨干人员轮班坐岗,将涉企政策兑现由以往的“多次跑”“多头跑”变为“一次跑”“一窗办”。今年一季度共受理企业政策兑现申请3340件,兑现奖补资金8432万元。
强化“作风效能”监督,架设为企服务“连心桥”。组织开展助企找订单、助企降成本、助企报项目、助企引人才、助企提效益“六助”行动。组织党员干部签订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廉洁承诺,落实每月走访企业制度,坚决破除吃拿卡要、推诿扯皮、敷衍塞责等影响营商环境的顽瘴痼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