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谈话中提到的几个关键细节,我们要抓紧核实,进一步完善证据链……”已是深夜,江西省南城县纪委常委张逸还在与同事们一起梳理案情,部署下一步取证工作。
自2014年进入纪检监察系统,张逸一直奋战在办案一线。他敢于担当、善于作为,经手查办党员干部违纪违法案件100余起,并多次被上级抽调查办大案要案,每一起案件都做到了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程序合法、手续完备、定性准确、处分恰当。2023年1月,张逸被评为江西省纪检监察系统先进工作者。
张逸常说:“我们要善于从蛛丝马迹中挖掘线索,哪怕是微不足道的一句话、一个微表情都可能成为突破案件的关节点。”业务娴熟、心细如发是张逸的一个重要特点。
有一次,张逸参与查办上级指定管辖的某区高速公路项目贪腐窝案。绿化工程承包人胥某某涉嫌向多名国家工作人员行贿,却一直以沉默对抗审查调查。张逸一边认真研究案卷资料,反复推敲案件细节,一边仔细揣摩胥某某的创业经历和性格特点,不断完善谈话策略。谈话过程中,张逸从胥某某熟悉的领域谈起,逐步拉近双方的心理距离,胥某某也逐渐打开话匣子。谈话中,张逸了解到胥某某在被留置前不久,回了一趟乡下的老宅。“胥某某平时花天酒地,对家人不管不顾,突然回老宅,这件事很不寻常……”张逸立即申请带队前往胥某某的乡下老宅开展搜查。果然,在老宅阁楼上发现了一本记有胥某某向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的部分资金明细的笔记本。当笔记本摆在胥某某面前时,他沉默了许久。后来,经过张逸耐心的教育感化,胥某某的心理防线逐渐松动,最终放下思想包袱,一五一十交代了自己的行贿事实。
张逸向年轻纪检监察干部传授办案经验:“查办案件不仅要掌握大量纪法知识,还要懂各行各业的业务知识,我们平时多学习,办起案件才能得心应手……”他经常白天调查取证,晚上读书学习,以钉钉子精神不断充电蓄能,摸清行业门道。
有一次,张逸牵头查办县粮食收储公司原经理黄某某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案件。面对粮食收购、质检、仓储、轮换、销售等复杂的交易环节以及价格核算、补贴申领、损耗核定等专业流程,专案组成员一时无处下手。凭着一股不服输的韧劲,张逸认真学习粮食仓储管理、购销流通等业务知识,从成堆的台账中抽丝剥茧、反复比对,查清了黄某某采取以陈顶新、虚销虚购的手段,将收购的9900余吨托市粮充当新粮,从中获取不正当利益的违纪违法事实。就连黄某某都不禁叹服:“你仅用几个月时间就掌握了粮食购销领域专业人员几年才能完全掌握的知识。”
还有一次,张逸被上级抽调查办市自然资源局原副调研员戴某某涉嫌受贿案件。戴某某长期在自然资源部门任职,很多职务行为涉及矿产开发审批的专业知识。“我们要想突破办案瓶颈,就必须走出认知盲区。”张逸带领同事们一边系统梳理国土资源管理、矿产开发审批相关法律法规,一边认真查找戴某某经手业务的漏洞和缺陷。最后,戴某某在环环相扣的专业证据链前,如实交代了自己的违纪违法行为。
南城县不大,长年办案的张逸没少遇到说情打招呼、请客送礼的,但他心中始终有杆秤,纪法面前没有“通融”二字。在粮食购销领域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工作中,涉嫌违纪违法的人员比较多,案情的复杂程度超出预期,一些人想方设法找到张逸,希望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面对阻力,张逸没有丝毫动摇,他正告说情打招呼的人:“如果我宽纵腐败分子,我就辜负了老百姓的期望,就对不起纪检监察干部这个身份!”张逸带领同事们深挖彻查,南城县纪委监委在粮食购销领域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工作中立案16件17人,运用第一种形态处理20人次。
“走起路来健步如飞,办起案来雷厉风行,做起事来有条不紊。”这是同事们对张逸的一致印象。
进入纪检监察系统,就走上了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总体战的前线,长期出差、忙而忘归对张逸来说,早已是家常便饭。“我是这个案件的主办人员,对这名出逃行贿人员情况最熟悉,我去才最合适!”2020年夏天,在查办一起党员干部违纪违法案件过程中,张逸因过度劳累引发急性扁桃体脓肿,就在这时他接到了已解除留置的涉案行贿人员拒绝配合调查,并出逃外省的消息。他主动请缨,前往外地实施抓捕,经过一个多星期的日夜蹲守,最终将行贿人员带回归案。
“选择了纪检监察事业,就是选择了奉献和牺牲。我当以铁血担当践行初心,以无畏坚守履行使命,绝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张逸坚定地说。(通讯员 黄红梅 巫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