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泾县榔桥镇万亩茶园基地被一片薄雾笼罩,茶农们早早地来到茶园,身挎茶篓,穿梭在漫山青绿间,指尖娴熟地采摘着娇嫩的明前茶。
茶产业是该县农业主导产业之一,榔桥镇的“涌溪火青”曾被评为“全国十大名茶”之一,是村民增收的重要渠道。近年来,该县纪委监委立足监督职能,把茶产业发展列为护航乡村振兴领域的监督重点,充分发挥“室组地”联动优势,紧盯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困难,深入茶园、农户、茶企开展监督,全方位护航茶产业健康有序蓬勃发展。
“镇里是否开展茶叶技能培训和提供技术服务?今年茶叶的长势怎么样?采茶工短缺吗?”榔桥镇纪委来到相关制茶企业了解情况。为保障初春茶季茶农茶企增收致富的“黄金期”,县纪委监委紧紧围绕春茶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困难,深入茶园、农户、茶企开展贴身监督,督促相关职能部门履职尽责,全力解决茶农茶企急难愁盼问题,确保枝头上的“绿叶子”变成群众口袋里的“金票子”。
“去年,在你们的帮助与指导下,我们引入了先进的生态种植技术和制茶设备工艺,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茶叶品质。今年我们还邀请了茶叶专家和技术人员对80多名采茶工进行培训,指导他们掌握科学的采摘方法,进一步提高采摘效率和质量。”面对前来走访的榔桥镇纪检监察干部,该企业负责人介绍道。
为推动茶产业营商环境优化升级,县纪委监委积极延伸监督触角,压实职能部门的主体责任,推动茶叶零售、批发、专卖等线下销售和直播带货、电商等线上销售双向发力,不断拓展营销渠道。针对部分职能部门在服务茶叶产业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情况,常态化开展监督检查,对产业项目推进中履职不到位、把关不严、督办后整改不力的,一律严肃问责,为茶产业发展“清淤疏堵”。
“春茶即将开始采摘。下一步,我们将深化‘一线工作法’,统筹镇、村两级监督力量,对春茶采摘、加工、交易等环节服务保障工作进行全链条监督,助推茶产业健康发展。”县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表示。(源于:安徽纪检监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