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宣城市纪委 > 工作动态 > 党风政风

【新起点·新征程·新作为】宁国:用好监督利器 持续提升监督治理效能

发布时间:2023-02-16 信息来源:宁国市纪委监委 编辑:芮超洋 浏览: [ 字体: ]

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指出,要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要把日常监督做细做实,使监督常在,形成常态。2022年以来,宁国市纪委监委坚定不移履行监督首要职责,持续提升监督治理效能,着力纠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确保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执行不偏向、不变通、不走样。

延伸监督触角,构建全方位立体式“监督网”

2022年11月,在宁国市霞西镇政府会议室内,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培训和督查整改交流会进入讨论阶段,该镇6个村党组织负责人和村“三资”管理工作人员迫不及待地就本村相关情况向市纪委监委、市农业农村局等单位提问咨询。

农村集体“三资”关乎农民群众切身利益,关系乡村振兴发展。2022年,市纪委监委围绕农村集体“三资”领域开展专项监督检查,运用监督执纪“第一种形态”处理28人,重拳纠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让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得到有力保障。

“通过强化水质保障,108处农村集中供水工程已按要求配备净化消毒设施设备,做到‘应配尽配’。”2022年12月初,市纪委监委发布了“1+18+1”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整治工作第二批成果,受到广泛关注。

一年来,市纪委监委主动贯彻落实省委“一改两为”要求,围绕民生热点主动谋事干事,全方位延伸监督触角,深入推进“1+18+1”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整治,坚决纠治教育医疗、养老社保、生态环保、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等领域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推动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据了解,全年累计排查问题线索33件,查处12件19人,党纪政务处分7人,移送司法机关1人,对7起典型案例及时通报曝光。

完善监督方式,最大化激发联动监督效应

“对照巡察反馈问题清单,我们通过听取被巡察单位党组织情况报告、查阅资料、实地察看等形式,对巡察反馈意见整改方案和台账进行初审后,提出整改审核意见……”在纪检监察协作区工作调度会上,第一纪检监察协作区有关负责人就落实“协作促改”机制情况进行汇报。

为最大限度激发联动监督效应,市纪委监委不断健全完善“室区”“室区地”“室组”“组组”“巡察+”等协同联动监督机制,充分整合派驻机构、协作区、巡察力量,通过措施手段、任务攻关的统一调配,形成优势互补、同向发力的良好局面,推进“四项监督”贯通融合。据统计,2022年,该市累计综合运用各类联动监督机制开展监督检查53次,发现问题1305个,提出意见建议159条,印发整改提示单及交办单127份,形成16期监督专报呈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得到高度认可并批示相关部门认真整改。

此外,随着基层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平台的上线运行,市纪委监委拓展线上监督渠道,推深做实“N+平台”工作格局,提升投诉件办理速度和质效,认真落实回访评估办法,全年累计收到投诉事项213件,办结213件,群众满意率达96%。

强化监督实效,做实监督整改“后半篇文章”

2022年10月,在开展就业创业补贴资金专项监督检查中,督查组人员发现个别企业重复申请职业培训资金问题,将该问题立即反馈市人社局,要求立行立改。在市纪委监委的跟进督促下,市人社局及时组织力量开展稽核,追回该笔补贴资金,并进一步修订完善《就业补贴资金审核审批工作流程》等制度,强化制度执行,做实监督整改。

市纪委监委坚持问题导向、结果导向,针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特别是在党风廉政建设方面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以下发纪检监察建议书的形式,督促相关单位压实责任、标本兼治,认真检讨、全面查摆,有力有效推动整改落实,持续强化精准监督力度。据了解,全年累计下发纪律检查建议书、监察建议书24份,创新制发巡察建议书10份,督促落实整改措施75项,健全规章制度41项。

同时,市纪委监委坚持以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围绕督查发现的突出问题,开设廉政教育“微课堂”,帮助被监督单位研究内在机理,举一反三、延伸拓展。全年累计开展“微课堂”103次,受众达4593人次。(宁国市纪委监委)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上一条:旌德:深挖细查“吃公函” 坚决纠治“舌尖上的腐败”
  • 下一条:泾县:路灯亮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