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宣城市纪委 > 工作动态 > 他山之石

浙江丽水:严查政商勾连破坏政治生态和经济发展环境问题

发布时间:2022-12-05 信息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编辑:芮超 浏览: [ 字体: ]

今年以来,浙江省丽水市坚决扛起“保一方生态、护一方正气”的使命担当,坚持严的基调,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组织开展矿产资源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治理。

“立案审查调查47人,留置22人,其中县处级领导干部6人、乡科级领导干部7人,收缴违纪违法款1.4亿元。”这份截至2022年10月的反腐惩恶成绩单,见证了丽水市委对矿产资源领域腐败问题零容忍的坚定决心,也体现了该市坚持纪检监察机关、巡察机构、公安机关的协作配合,各类监督贯通融合、系统集成所产生的强大合力。

启动专项巡察、常规巡察,巡察组聚焦重点环节,深入9个县(市、区)和有关部门,足迹踏遍河道、矿山、机制砂加工点、工程建设项目现场等110个点位,精准研判、深挖细查,仅2个月,近100条问题线索浮出水面。

丽水市纪委监委向公安机关移送31条问题线索,全市公安机关向非法采矿等违法犯罪行为发起攻势,立案侦查18件,采取刑事强制措施26人。其中让人拍案叫好的就有曾经让群众反映强烈的遂昌县张小波案。

8月3日,张小波等人被留置;9月14日,3名团伙成员被公安机关监视居住;9月20日,张小波的“保护伞”、遂昌县政协副主席王坚兵主动投案并被留置;10月15日,8名团伙成员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短短数月,在纪检监察机关与公安机关的交织发力下,盘踞在遂昌多年、坐大成势、长期未受到有效打击的张小波涉黑恶势力及其背后的“保护伞”被连根拔起。

市纪委监委集中优势兵力,通过“室组地”模式,抽调140余名办案人员,设立18个专案组,探索实践专班化运行、流水式作业和专业化办案,线索成熟一个、交办一个,符合条件的及时果断采取留置措施。为有效消除人情干扰、减少办案阻力,对重大案件实行推磨式异地交叉办案。

“在本通告规定期限内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依法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情节较轻的,可以依法免除处罚。”8月8日,一则由丽水市监察委员会和丽水市公安局联合发布的《关于敦促矿产资源领域犯罪嫌疑人投案自首的通告》,在丽水各大主流媒体广泛传播,引发关注。

仅仅过去15天,青田县人大常委会原二级巡视员季某某,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员、副主任吴某某,林业局原局长倪某某,市场监管局原四级调研员倪某某等4人走进丽水市纪委监委,向组织交代其严重违纪违法问题。带病干部主动投案“就医”,既彰显了“纪法情”贯通融合,“惩治震慑+政策感召”双管齐下产生的强大聚合效应,也实现了政治效果、纪法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丽水市的矿产资源管理工作,涉及15个职能部门,如何更好地落实部门职责、强化监管措施、确保砂石行业行稳致远?专项行动之初,各派驻机构积极发挥作用,依据该市砂石行业现有制度规范,督促相关职能部门不缺位、不越位、不错位,常态化地“重拳出击”。专项行动中期,该市纪委监委则在市级主流媒体开设专栏,厘清监管部门职责,邀请15个部门主要负责人参与访谈,各部门依法监管、全面监管、从严监管的责任被进一步压实。

做实做细案件“后半篇文章”,方能实现“查处一案、警示一片、治理一域”的良好效果。该市纪委监委督促各县(市、区)委举一反三,切实扛起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做好涉案公司后续处置工作,责成涉案公司恢复治理生态。为压缩违规投资入股的操作空间,切实防止矿产资源领域的“裙带关系”,该市将探索和完善领导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抽查核实机制。(浙江省纪委监委)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上一条:湖北张湾:激发基层纪检委员履职担当活力
  • 下一条:辽宁新宾:推进基层“微腐败”清扫行动 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